一窍不通

成语拼音yī qiào bù tōng
成语解释窍:洞,指心窍。没有一窍是贯通的。比喻一点儿也不懂。
成语出处《吕氏春秋·过理》:“杀比干而视其心,不适也。孔子闻之曰:‘其窍通,则比干不死矣。’”高诱注:“纣性不仁,心不通,安于为恶,杀比干,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。”
成语繁体一竅不通
成语简拼yqbt
成语注音ㄧ ㄑㄧㄠˋ ㄅㄨˋ ㄊㄨㄙ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什么都不懂
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
成语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窍,不能读作“qiǎo”。
成语辩形窍,不能写作“窃”。
成语辨析一窍不通和“一无所知”。都含有“一点也不懂;什么也不知道”的意思。但一窍不通偏重在“明白”;常用于知识方面;“一无所知”偏重在“不了解”;多用于具体事物方面;也可以用于知识方面;使用范围较广。
近 义 词 一无所知 目不识丁
反 义 词 无所不知 全知全能
成语示例虽然他是一窍不通的浑虫,可是双桥镇上并无“镇长”之流的官儿,他也还明白。 ★茅盾《子夜》六
成语英文be utterly ignorant of
成语日文全然(ぜんぜん)通(つう)じない
成语德文etwas überhaupt nicht verstehen
成语法文complètement bouché
歇 后 语十窍通九窍;眼瞎耳聋鼻塞嘴
成语谜语十孔九漏;半边鼻塞
成语故事商纣王昏庸无道,沉湎于酒色,轻信宠妃妲己的谗言,杀害忠臣梅伯,大臣比干极力劝谏商纣王不要错杀无辜。商纣王却把比干杀了,挖出他的心看有几窍。孔子评说如果商纣王心窍通一窍,则就不会错杀忠臣了

第二个字是窍的成语

查看更多»